rain rain go away…… Friday, Dec 15 2006 

小雨,小雨,快走開。找別的日子你再來……,That is what I wish now. I dont like raining especially in winter. I mean the rain+ cold weather in winter=凍 and feel 不舒服.

Rain, rain, go away,
Come again another day.
Rain, rain, go away.
Come again some other day.
Little Johnny wants to play,
In the meadow by the hay.
Rain, rain, go to Spain,
Never show your face again.
Rain, rain, pour down,
But not a drop on our town.
Rain on the green grass,
and rain on the tree,
And rain on the housetop,
but not on me.
Rain, rain, go away,
Come again on washing day.
Rain, rain, go to Germany,
And remain there permanently.
Rain, rain, go away,
Come on Martha’s wedding day.

source from:http://en.wikipedia.org/wiki/Rain_Rain_Go_Away

愛一個人不一定要擁有 Wednesday, Dec 13 2006 

今天看了一篇愛情故事,看完後頓時覺得心情很blue.ha你們可能會笑我無聊,只是一篇文章而以.不過真的很感人啊!在愛情的國度裏,也許真的沒有一定的法則,因為每個人的故事都不一樣,但我想”彼此珍惜”是不變的法則. 

******************************************************************************************************
(轉貼) 《愛一個人不一定要擁有》

給你講一個故事﹕

那是一個非常寧靜而美麗的小城﹐有一對非常恩愛的戀人﹐他們每天都去海邊看日出﹐晚上去海邊送夕陽﹐每個見過他們的人都向他們投來羨慕的目光……

  可是有一天﹐在一場車禍中﹐女孩不幸受了重傷﹐她靜靜地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幾天幾夜都沒有醒過來。白天﹐男孩就守在床前不停地呼喚毫無知覺的戀人﹔晚上﹐他就跑到小城的教堂裡向上帝禱告﹐他已經哭乾了眼淚。

  一個月過去了﹐女孩仍然昏睡著﹐而男孩早已憔悴不堪了﹐但他仍苦苦地支撐著。終於有一天﹐上帝被這個痴情的男孩感動了。於是他決定給這個執著的男孩一個例外。上帝問他﹕“你願意用自己的生命作為交換嗎﹖”男孩毫不猶豫地回答﹕“我願意﹗”上帝說﹕“那好吧﹐我可以讓你的戀人很快醒過來﹐但你要答應化作三年的蜻蜓﹐你願意嗎﹖”男孩聽了﹐還是堅定地回答道﹕“我願意﹗”

  天亮了﹐男孩已經變成了一隻漂亮的蜻蜓﹐他告別了上帝便匆匆地飛到了醫院。女孩真的醒了﹐

  而且她還在跟身旁的一位醫生交談著什麼﹐可惜他聽不到。

  幾天後﹐女孩便康復出院了﹐但是她並不快樂。她四處打聽著男孩的下落﹐但沒有人知道男孩

  究竟去了哪裡。女孩整天不停地尋找著﹐然而早已化身成蜻蜓的男孩卻無時無刻不圍繞在她身

  邊﹐只是他不會呼喊﹐不會擁抱﹐他只能默默地承受著她的視而不見。夏天過去了﹐秋天的涼

  風吹落了樹葉﹐蜻蜓不得不離開這裡。於是他最後一次飛落在女孩的肩上。他想用自己的翅膀

  撫摸她的臉﹐用細小的嘴來親吻她的額頭﹐然而他弱小的身體還是不足以被她發現。

  轉眼間﹐春天來了﹐蜻蜓迫不及待地飛回來尋找自己的戀人。然而﹐她那熟悉的身影旁站著一

  個高大而英俊的男人﹐那一剎那﹐蜻蜓幾乎快從半空中墜落下來。人們講起車禍後女孩病得多

  麼的嚴重﹐描述著那名男醫生有多麼的善良﹑可愛﹐還描述著他們的愛情有多麼的理所當然﹐

  當然也描述了女孩已經快樂如從前。

  蜻蜓傷心極了﹐在接下來的幾天中﹐他常常會看到那個男人帶著自己的戀人在海邊看日出﹐晚

  上又在海邊看日落﹐而他自己除了偶爾能停落在她的肩上以外﹐什麼也做不了。

  這一年的夏天特別長﹐蜻蜓每天痛苦地低飛著﹐他已經沒有勇氣接近自己昔日的戀人。她和那

  男人之間的喃喃細語﹐他和她快樂的笑聲﹐都令他窒息。

  第三年的夏天﹐蜻蜓已不再常常去看望自己的戀人了。她的肩被男醫生輕擁著﹐臉被男醫生輕

  輕地吻著﹐根本沒有時間去留意一隻傷心的蜻蜓﹐更沒有心情去懷唸過去。

  上帝約定的三年期限很快就要到了。就在最後一天﹐蜻蜓昔日的戀人跟那個男醫生舉行了婚禮。

  蜻蜓悄悄地飛進教堂﹐落在上帝的肩膀上﹐他聽到下面的戀人對上帝發誓說﹕我願意﹗他看著

  那個男醫生把戒指戴到昔日戀人的手上﹐然後看著他們甜蜜地親吻著。蜻蜓流下了傷心的淚水。

  上帝嘆息著﹕“你後悔了嗎﹖”蜻蜓擦乾了眼淚﹕“沒有﹗”上帝又帶著一絲愉悅說﹕“那麼﹐

  明天你就可以變回你自己了。”蜻蜓搖了搖頭﹕“就讓我做一輩子蜻蜓吧……”

  有些緣份是註定要失去的﹐有些緣份是永遠不會有好結果的。

  愛一個人不一定要擁有﹐但擁有一個人就一定要好好去愛他。

  你的肩上有蜻蜓嗎﹖

God’s Boxes Tuesday, Dec 12 2006 

God’s Boxes 兩個盒子 ~(轉載)

I have in my hands two boxes,
我手上有兩個盒子

Which God gave me to hold.
都是上帝給的

He said, “Put all your sorrows in the black box,
祂說把悲傷放在黑盒子裡

And all your joys in the gold.”
把快樂放在金盒子裡

I heeded His words, and in the two boxes,
我聽了祂的話

Both my joys and sorrows I stored,
把快樂和悲傷分別裝進兩個盒子裡

But though the gold became heavier each day,
不過. 金盒子每天都有加重

The black was as light as before.
但黑盒子卻依舊輕盈

With curiosity, I opened the black,
我感到很好奇就打開黑盒子

I wanted to find out why,
想要一探究竟

And I saw, in the base of the box, a hole,
結果我在黑盒子底下發現一個洞

Which my sorrows had fallen out by.
我的悲傷都從那邊漏出去了

I showed the hole to God, and mused,
我把那個洞指給上帝看.感到納悶

“I wonder where my sorrows could be!”
我不知道我的悲傷哪裡去了

He smiled a gentle smile and said,
祂輕輕地微笑說

“My child, they’re all here with me.”
我的孩子.它們都在我這兒呢

I asked God, why He gave me the boxes,
我問上帝為什麼祂要給我兩個盒子

Why the gold and the black with the hole?
為什麼一個金色的.一個黑色卻漏底的

“My child, the gold is for you to count your blessings,
我的孩子.金盒子是要給你數一數你的祝福

The black is for you to let go.”
黑盒子是要給你放下的

媽媽 Tuesday, Dec 12 2006 

不輕言向痛苦低頭--一個女性的辛酸路 文/陳采 伶 北市立麗山高中

壹●前言

「『媽媽』的意義不只是『自己的媽媽』而已,她更是整個族群抵抗動盪的象徵。」〈註一〉「媽媽」扮演的是一個不畏艱難的女性象徵,面對這個不公平的社會,她選擇了面對以及克服,不被傳統觀念牽絆。

在傳統社會中,女性總是扮演著被忽略的角色,沒有發聲的權利,更不能夠表達屬於自己的想法。「一般民間習俗說法是,結婚時往外潑水,表示嫁出去的女兒就像潑出去的水,彷彿親子關係被一刀兩斷,分得一乾二淨;大年初一回娘家,表示會使娘家被吃窮;至於『弄璋之喜』更是奇怪,兒子有如貴重的玉佩,沒把的女兒,卻成了不值錢的瓦片。」〈註二〉「『重男輕女』這個觀念,亙古至今,都在華人社會中根深蒂固著。以前一般家庭視男兒為『壯丁』,任何家庭只要生個男孩,全家族都高興的眉開眼笑合不攏嘴,大有招財進寶或中頭彩般的高興。如果生個女孩兒,婆婆便兩眉一緊。」〈註三〉這些說法反映出我們的社會普遍以父權體制為主,女性的地位依然居於次等。

「重男輕女」的觀念造成了一些女性的痛,但是實質上不管是男或是女,他們除了生理上的不同之外,其他卻都是相同的。以前女性被視為一無是處,沒有言論的自由、沒有作主的權利、甚至沒有屬於自己身體的自主權。但是她們的付出絕對不亞於男性,她們都擁有屬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男性是相同的。

我從小就看著媽媽辛苦賺錢持家,現在亦是如此。在媽媽的臉上找不到一絲絲的哀愁,反而發現出自內心的笑。但在媽媽內心深處卻有著誰也不能體會的痛,有過別人沒有的生命歷程,但是她勇敢地走了過來。媽媽真的很偉大,為了想要更進一步了解她,所以藉由平日觀察、向媽媽詢問,讓我重新認識媽媽並且與媽媽之間的距離又拉進了一些。

媽媽身為一位女性,同樣也面臨傳統社會施與她的壓力,但她不屈服於傳統觀念。這篇小論文是以媽媽的生命故事來呈現,可以藉此認識傳統社會中性別不平等的現象。

貳●正文

一、人生的開始、痛苦的開始

我的媽媽名字叫王美,是一位集傳統與現代思想於一身的女士,擁有和平常人很不一樣的人生歷程。媽媽出生於民國四十四年,當時台灣的經濟情況不像現在那麼富裕,那個時候的主要產業活動還停留在農業社會。媽媽的出生地在東湖,當時的東湖並不像現在,以前的東湖沒有這麼多的房子,只有一望無際的田野。住的房子是所謂的「三合院」或者「四合院」,所有姓王〈註四〉的親戚都住在這個房子中,房子的四周就是田地。對外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腳踏車,但是若要去比較遠的地方就必須依賴船隻,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從東湖要到南港必須坐船是一件不可置信的事情。

媽媽家中的生計也仰賴著田地,於是每天放學回家就是去田裏幫忙,除此以外還要處理稻穗、挲草、去河邊找蛤仔回來煮湯、用木柴生火。那時候的生活真的很辛苦。家中總共有六個小孩,媽媽排行老二。因為媽媽的大姐對美髮產生了興趣,在外頭當學徒,無法全心全意照顧家庭,相對的,媽媽要承擔的家庭勞務工作也就愈多。也因為媽媽本身對於讀書沒有很大的熱忱,家裡的環境也不是非常良好,她國小畢業後就沒有繼續升學了,選擇出去工作替家裡分擔一些經濟壓力。五十年代的台灣,正是農業漸漸轉變為工業的過渡期,主要還是以輕工業為主,而且紡織業發達,因為紡織業需要大量的勞力資源。媽媽畢業後就去工廠當女工,替客人縫補毛衣、做毛線衣等等,靠一雙靈巧的手來賺取金錢。工廠在現在的內湖焚化爐附近,但因為交通依然不發達,上下班要花上很久的時間。

二、看似幸福的破碎婚姻

媽媽在二十出頭時就嫁給了我的大伯父,從一個小女孩變成了妻子,開始對婆家付出,要當好別人家的媳婦兒,要賺錢幫忙養家,因為老公是老大,又必須要承擔著長媳的責任,當然最重要的是傳宗接代。生下了大姐、二姐,遲遲沒有生男孩,身為長媳的她實在有說不出的恐懼,害怕自己無法生出男生來傳宗接代、害怕婆家的人看她笑話。盼望著盼望著能夠生出男生,總算,第三胎是男生,就是我哥哥。那時候社會是重男輕女的,我的奶奶看到哥哥出生,把哥哥當作寶一樣,很主動的和媽媽說:「我來照顧就好了!」每天都親自照顧,但是大姐和二姐出生的時候,奶奶卻置之不理,可以看到當時社會的男女不平等。「男人」就像黃金一樣,而「女人」就像是禍水一般,可是「男人」和「女人」不都是「人」嗎?

為了賺錢養這三個小孩子,媽媽在我的姑媽所開的眼鏡工廠執行「拋光」〈註五〉的工作。回到家以後又要帶小孩、忙家事,壓力十分的沉重。每天回到家時總會躲在棉被裡獨自哭泣,沒有人知道她的辛苦,沒有人了解她的壓力,只能夠一個人默默去承擔那份痛苦。

當大姐七歲的時候,突然有一天,警察來到了家中,說河中撈到一具屍體,那個人就是大伯父。面對先生的不告而別,面對還有三個依然需要父母呵護的孩子,先生家給她的壓力,沉痛重擊在媽媽的身上。後來由親戚的言論得知,其實大伯父早在很早以前就有跳河的徵兆,可能他當時的壓力也很大,但是並沒有人知道是什麼巨大的壓力逼他走上了這一條路,居然真的結束了人生。媽媽之前從未聽說過,這一切都發生的太突然,太不可相信,令人很無助、很無力,奶奶卻把大伯父的死都怪罪在媽媽的身上,說她會「剋夫」,這種傳統的枷鎖一定讓媽媽很不好受吧!為什麼奶奶要把大伯父的死怪罪到媽媽的頭上呢?那是大伯父選擇的,並不是媽媽願意的啊!

大伯父的離開,令媽媽傷心不已,這時大伯父的三弟〈註六〉挺身站出來,說他願意替他的哥哥照顧這三個小孩子。媽媽也一再的問他:「你確定嗎?」爸爸的回答依然是肯定的。媽媽似乎又看見了希望,他們也就結婚了。總以為他會扮演著一個好老公、好繼父的角色,但是隨著時間的變化,他依然還是變了。

哥哥姐姐也到該上學的年紀了,他們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回家」,因為爸爸心情不好就會打哥哥姊姊們,他們常常躲起來哭,「家」變成了「人間煉獄」。哥哥和我們說過:「那時候的我很不想待在家裡!很想學壞!」媽媽對小孩們很心疼,常常勸爸爸不要那麼衝動,但是卻一點用處也沒有。爸爸心情不好的原因是他的同事總是取笑他「養別人的小孩」,原本是好心才站出來幫忙大嫂分擔壓力,但是沒想到別人對他的評價卻是如此,於是原本的那顆心就變了樣。

西元1989年,我誕生了,爸爸的心情自然好很多。哥哥姊姊們也長大了,爸爸也不常對他們發脾氣了。終於有點「家」的感覺了,媽媽也希望能夠擁有一份工作又可以同時照顧這個家,於是媽媽跟她已經成為美髮師的大姊學習美髮,也很幸運的通過了美髮檢定考試,開始了她的「家庭美髮」之路。不但可以賺錢又可以在家照顧我們幾個小孩。爸爸在假日也會幫客人洗頭,那時候的生意真的好的不得了,我們沉溺在好爸爸的感覺中。

但是當我國小二年級的時候,一切都變了樣。爸爸每天很晚回到家,而且都醉醺醺的回到家,回到家就是和媽媽鬥嘴,在外面有了女人,成天吵著要離婚。討厭同事看不起他,覺得媽媽的學歷配不上他,討厭背負著「養別人小孩」的稱號。後來媽媽也成全了爸爸想法,兩個人就此離婚了。或許爸爸心裡也真心喜歡這個家,但是面對到社會給他的沉重壓力,即使當初是出自於一片善心,但是壓力卻可以讓人有一百八十度大轉變。或許當時他也認為他能夠當好一個好先生、好爸爸,但他卻沒想到當初所做的決定會變成現在這個模樣。

四、真正幸福的降臨

自從和爸爸離婚後,媽媽又開始一個人孤軍奮戰的日子了,但是由於現在社會變遷、國民的收入升高、國民的生活品質提升,美髮院愈開愈大,彼此爭妍鬥色,小型的家庭美髮相對地黯然失色許多,於是「家庭美髮」逐漸沒落。媽媽店裡的生意愈來愈糟,幸好大姐和二姐也有了工作,所以我們生活又取得了一個平衡點。雖然生意不像往常一樣興隆了,但是媽媽對於每個客人依然是抱持著最誠摯的心去招待他們,於是客人都是很忠實的顧客,客人也都很喜歡媽媽,他們都變成了好朋友,他們還常常送東西給我們,這和媽媽那顆炙熱的心絕對脫離不了關係。

媽媽同時要工作又要當個盡責的家庭主婦,實在是不容易啊!三餐她都會準備,家裡很多的事也幾乎都是她在打理的,若我們要幫忙時,她會跟我們說「我來就好!」她總是替我們設想周到,每當我們生病或者發生一些事情她總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我們都覺得媽媽一定會因為工作和家感到很疲憊,但是她卻從不向我們抱怨任何一字一句。但我們都看得出來她對於工作是樂在其中的,對於家庭的付出是感到幸福的。

媽媽說她現在只希望我和哥哥好好讀書,大姊和二姊在職場上能夠順利,而大家平平安安的長大,這樣她就可以安心了,她希望我們長大都能為社會貢獻一點心力,不要成為社會的蠹蟲。她並不會逼我讀書,因為她也知道讀書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她小時候也因為不喜歡讀書,所以很早就開始工作,也不想加諸壓力在我的身上。她所期望的全是我們這些小孩,卻沒想到她自己,這種無私的愛我想也只有父母親才做得到吧!她也希望生意能夠好一點,但這個出發點卻也是為我們這些小孩啊!媽媽曾說過:「幸好你們都很乖,都不會讓我操心。」媽媽那麼辛苦地付出,我們怎麼可以用不肖來回報她呢!我們也好希望媽媽能夠天天開心度過每一天,不要讓自己太累,因為她已經吃苦好久了。

我、大姊、二姊和哥哥雖然是同母異父,但是我們的感情比別的家庭還深,常常聽別人說家人都很會吵架,可是在我們家為什麼都不會有這種情形呢?他們三個都很疼我,我曾經問他們:「我和你們是不同爸爸生的,為什麼你們會對我那麼好呢?」他們卻說:「你是你,跟你爸一點關係也沒有。」我聽了真的好感動啊!我能夠在這麼棒的家庭中成長,真是三生有幸啊!我真的很愛這個家,是真的,我很幸福。

參●結論

在我國小二年級的時候父母親就已經離婚了,四個小孩都跟著媽媽,媽媽無形之中多了重擔,必須扮演著一個既要賺錢又要照顧小孩的母親。因為之前每個小孩都要去學校上課,媽媽只能夠辛勤的工作,她的工作是家庭美髮,或許是因為這個樣子,才能夠兼顧工作與小孩子吧!

或許就是因為媽媽從小就開始吃苦,所以造就了她今日的節儉美德,而現在的她依然還是像以前一樣。她,總是給我們最好的,希望我們生活不虞匱乏;她,總是把不好的東西留給自己,不願意把金錢花在自己的身上。這就是身為父母想要把無私的愛給小孩的一種表現吧!

現在大姊和二姊都已經出了社會,所以媽媽也比較輕鬆了,但是她還是繼續扮演著努力工作、賺錢養家的女強人以及辛勤操持家務的家庭主婦。她的付出總是不需要任何回報的,她總是默默地付出,只是希望能夠盡全心全力讓我們小孩子能夠健康成長、不虞匱乏,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天下父母心」吧!

身為單親媽媽,自然有接踵而來的考驗等著。原本自己和先生可以共同為家庭分擔,現在全部的責任需要靠自己一個人。媽媽的身分屬於低階勞動者,因為職場上的競爭很激烈,收入並不會很高。但是她為了在「工作」與「家庭」之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她選擇了「家庭美髮」,不但可以賺錢養家,也可以兼顧家庭。

家庭美髮規模雖然小,但是成本低,又可以兼顧家庭,但是現在由於大型的美髮業興起,家庭美髮逐漸趨於沒落。雖然家庭美髮不是個位階很高的工作,但是只要是不違背良心、老老實實的做事,所有的工作都是很崇高的。媽媽算是扮演著一個勞動婦女的角色,這個角色在工作場上總是會面臨到很多的困境以及經常受到不平等的對待。

「傳統觀念」對「女性」的束縛、歧視,則是另一種性別不平等。女性在傳統的父權社會體制之下,常常被認為是個附屬體,只能夠依賴著男性,以男性的思想為依歸,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再加上以前農業社會,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男性的體力遠勝於女性,男性又有延續香火的使命,在傳統社會中的地位自然很重要。女性若生不出男孩,婆家會把一切的錯都怪罪在媳婦身上﹔若先生發生了意外或過世,婆家自然也認為媳婦會「剋夫」。在傳統社會中,女性背負著許多冤枉的罪名,蒙受不少不白之冤。傳統女性甚至無法為自己發聲,只能把聲音往肚子裡吞。

現在的社會已經開放許多,很多的女性開始走在世界的前端,法律也將女性和男性劃在同一出發點了,國家也已訂定了《兩性工作平等法》〈註七〉。希望這個社會除了性別不平等的現象愈來愈少之外,各種歧視與偏見也能愈來愈少,真正邁向一個公平、正義、多元化的社會。

肆●研究者歷程反思

剛開始在進行這個研究,其實內心有一些掙扎,因為知道媽媽有著別人沒有的故事,但畢竟我所知道的還是有限,所以需要去「問」。我其實蠻害怕的,很怕媽媽沉澱已久的痛又要再次被挖掘,但是我還是決定試試看。每次問一個問題就要提一次勇氣,但也因為這個研究,原來有這的多的事情我並不知情,也似乎更拉進了我們彼此的距離呢。

論文內容接近尾聲的時候,我的指導老師鼓勵我把這篇論文讓媽媽過目,但我內心十分掙扎,我很怕媽媽內心深處的痛又會再一次被挖掘出來,我害怕她又受到一次的傷害。但是我鼓起勇氣拿給她看,她靜靜的看完每一字每一句,什麼也沒說,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表情,只是用很平常的口吻指正論文的一些小錯誤。對於她的反應令我十分地訝異,我以為她會難過、流淚,但她卻什麼也沒有,我只能說我的媽媽真的是個獨一無二的女性,她不但有別人所沒有的歷程,也有與眾不同的性格。

伍●引註資料

註一、《阿母的故事》。江文瑜著。玉山社。2

註二、打破重男輕女的觀念,建立兩性平等的社會。

註三、為甚麼有『重男輕女』觀念〈上〉。吳樹枝。

註四、媽媽姓王名美,當時的三合院、四合院都是由相同姓氏的親戚所構成的,所以當時媽媽和親戚都是住在一起生活的。

註五、「拋光」是利用機器摩擦鏡框表面,使其光滑平順的工作。

註六、也就是我的爸爸,在家中排行老三,年紀比媽媽小了四歲。職業是觀護人,負責的部分是「心理輔導」。

註七、《兩性平等法》包含「禁止性別歧視」、「防治性騷擾」、「促進工作平等」三個方面。

【本文榮獲中學生小論文梯次北市賽第一名

知音知心 Tuesday, Dec 12 2006 

曲﹕陳秋霞
詞﹕陳秋霞

(陳) 我從未想過我會落淚
當我們感受友情的可貴
久別後重逢 盡在不言中
溫馨的鏡頭一幕幕地被放送

(黃) 誰聆聽著我倆的聲音
你可曾把我當作你知心
陌生的感覺 笑容卻親切
原來這段因緣早已被連接

(陳) 我的含蓄 (黃) 我的瀟灑
(合) 也能互相傾訴內心的說話
(黃) 縱使性格 (陳) 稍有偏差
(合) 可幸在音樂中仍擦出了火花

(陳) 讓這感性的創作 (合) 傳遍每個角落
(陳) 願世界被友情溶化

(合) 誰聆聽著我倆的聲音
你可曾把我當作你知心
(陳) 陌生的感覺 (黃) 笑容卻親切
(合) 原來這段因緣早已被連接

(黃) 你的含蓄 (陳) 你的瀟灑
(合) 也能互相傾訴內心的說話
(黃) 縱使性格 (陳) 稍有偏差
(合) 可幸在音樂中仍擦出了火花

(陳) 讓這感性的創作 傳遍每個角落
(合) 願世界被友情溶化

(陳) 讓這感性的創作 傳遍每個角落
(合) 願世界被友情溶化

人生沒有用不到的經歷 Sunday, Dec 10 2006 

◎于美人

補習班名師轉戰廣播、電視舞台的于美人認為,自己今日能有所成的主要關鍵在於:從小面對事情絕不敷衍、逃避。她珍惜每一段經歷,認真對待生命。

舞台上亮麗光鮮的于美人,其實有一段苦澀的童年。由於成長在單親家庭,小時候,她幾乎是自己一個人在住家附近的巷子裡玩;巷子裡發生的事,留給她很深的印象。

不知是單親的小孩容易遭人取笑,還是自己太敏感。六歲時,鄰居一個小女孩瞎說了一些話,傷了于美人的心;于美人一拳打了那個女孩。在巷子裡玩耍的其他小朋友見狀,都勸于美人趕快逃走。因為,那個小女孩兄弟姐妹眾多,不好惹。

才六歲,于美人就面臨是與非的抉擇。她想,如果她走了,從此,她在這條巷子將無立足之地;於是,她貼著牆站著,勇敢面對可能發生的不幸。

果然,小女孩帶著兄姐前來討公道。小女孩的大姐斬釘截鐵,叫她以後不可以打人;小女孩的哥哥則不問青紅皂白,在她臉上打了一巴掌。

于美人說,當時,她最大的感觸是:自己闖的禍,自己收拾。那次經歷,給她很大的啟示,就是:「團結力量大」。

高中畢業後,于美人開始過著半工半讀的生活。有些人認為,打工是花時間賺錢;于美人卻以打工為專業。她打過各式各樣的工,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補習班發DM,第一天,老闆交代八名工讀生,每天須摺寄八千份傳單,工資五百元。于美人想,一天才八千份,這樣的效率太慢了;第二天,她向老闆建議,如果每天摺寄一萬份,是否可以加薪?老闆同意一天若能寄出兩萬份,每人可拿八百元工資。

于美人想到一個提高產能的點子:第一天大家各摺各的、各寄各的作法,必須先打破;改由生產線分工合作,於是,有人專司折傳單、有人專司割名條、有人專司貼信封、有人專司寄發。簡化每個人的工作,達到團結合作的有效產能,結果他們一天寄出了兩萬五千份,老闆發給每人一千元工資。

于美人高興的不只是為補習班提高產能,增加自己的收入;另一方面,也因為分工合作,原本不相識的八個人,變成朋友。又多了一項交朋友的好處。

因為,人生都有用得到的經歷;補習班打工,讓于美人對補習界有一些了解,大學畢業後,很自然地就朝補習班教書這條路走。如前所述,每一段經歷,于美人都要求認真負責,所以,為了提高職校補習生的英文程度,她自掏腰包租錄音室,灌錄音標、單字給學生聽。這樣做,帶給她的不只是幫助學生的快樂,更重要的是,「進錄音室」的經歷,成為她日後到地下電台主持節目的一大助力。

于美人在綠色和平電台主持的第一個節目「空中補給站」,話題多圍繞在教育上,這也與她在補習班的經歷有關。廣播節目主持人的經歷,又將她推進了螢光幕,成為縱橫多家電視台、主持多種不同性質節目的紅人。做節目的經歷,讓她有機會將節目內容轉化成文字,結果,她又成為暢銷書的作家。

不管主持天南或地北的節目,于美人從不用字幕機念大字報,照本宣科;製作單位給她任何主題的節目,她也從不拒絕,任何題材她都敢接。有人說她具有特異功能;于美人則將一切的讚譽歸於平時經驗的累積、好發問、愛看書,以及過去在補習班任教的收穫。

好發問的個性,使她連買菜都可以把產地、產程給問出來。補習班教學六年的經歷,則培養了她整理、消化資料的能力。

在一次名人訪談的節目中,受訪者對于美人說:「人生沒有用不到的經歷。」于美人當場大悟;她回想自己從小一路走到今天的人生過程,不都印證了這句話嗎?

凡經驗過的,都能受用。于美人不做生涯規畫,所有的生涯卻都在一次又一次的經歷中,隨緣到來。

左右為難:pint: Friday, Dec 8 2006 

老師:「小明,請用『左右為難』來造句」

小明:「我考試時左右為難」

老師:「是題目不會答,讓你左右為難?」

小明:「不,是左右同學答案不一樣,讓我左右為難」
*********************************************

Could you use”左右為難”to make a sentense in Chinese?

head over heels Friday, Dec 8 2006 

還記得英文小魔女,鮑佳欣? To my surprise,she has got married. Her husband is the 創辦人of 易趣網EachNet “邵亦波”. Here was a converstion from them when they had a interview with a記者.

記者問:你們對彼此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邵亦波(以下簡稱「邵」):我看到佳欣第一印象很強烈,英文叫做head over heels,不知道中文怎麼講?要問佳欣(笑),簡直是神魂顛倒。
鮑佳欣(以下簡稱「鮑」):第一次遇到Bo(邵亦波的英文暱稱),覺得他「有點討厭」,但也覺得他很有看法和主見。

Ps: What is your first impression to your gf or bf at the first meeting?

我要怎麼跟她有話聊? Friday, Dec 8 2006 

我要怎麼跟她有話聊?(男生版)

“我看見喜歡的女孩子會有恐懼症耶”“好討厭一直很ㄍ一ㄥ的自己喔”“我該怎麼跟他打開話題呀?”

相信這都是目前還在等待情人的男生們都會問的問題。想知道要如何跟他打開話匣子嗎?做個簡單的測驗,希望可以有讓你驚喜的提示。

開始測驗

※請由第一題開始,將得到的分數相加起來,再去對照最後的結果。

1.你平常是否是個很喜歡講話的人?
a.我話很少,朋友多半希望我可以更開朗 - 1
b.我話不多,只有少數幾個談得來的會比較有話講 - 2
c.我是悶騷型的,認識越久話就越多 - 3
d.我天生是水龍頭,一打開就停不下來 - 4

2.如果用花來形容你看上的那個人,你覺得底下哪個最貼切?
a.嬌豔欲滴的玫瑰花 - 1
b.純白潔淨的百合花 - 2
c.具有神秘桿的紫羅蘭 - 3
d.多采多姿的鬱金香 - 4

3.那你認為怎樣的穿著最適合他看起來最美?
a.成熟時髦帶點流行風的裝扮 - 1
b.休閒運動服自然的服裝 - 2
c.上班族的制式套裝 - 3
d.不管穿什麼服裝都覺得很有魅力 - 4

4.回憶一下,你是什麼時候被他真正打動?
a.他問候我的時候,覺得他很善解人意 - 1
b.跟他互動共事的時候,總覺得真的跟我很match - 2
c.其實也沒有什麼說話,只是感覺真的很讚 - 3
d.覺得他很突出特別,想不注意到他真的很難 - 4

*******************************************************

診斷分析
得到4-7分的人

其實你面對異性時的口才相當笨拙,不過笨拙也有笨拙的方法。建議你不需要刻意找什麼話題,只要單純的去找他聊天就已足夠。讓他知道你的誠意,也讓他明白你的心意。我想久而久之,他會慢慢了解並認識你這個人,不在恐懼之後,你也越能表現自我,當然機會也越來越大。

得到8-10分的人

其實你相當有個性跟想法,要找到另一半(應該說是被你看上)其實並不容易。只是巧合的是,被你看上的人往往也對你有意思。建議你不需要太過高調,找些平常生活共同的話題,或是簡易的搭訕,醉翁之意其實不在酒,相信你們也能很快陷入熱戀。

得到11-13分的人

你的他其實對男生的搭訕會有戒心,也容易因此而不了了之。我會建議你:不妨是著找出他感興趣或是他生活週遭常聊到喜歡的話題。接近他也盡量越自然越好,別讓他感受到壓力,相信他卸下心防之後,對你自然也會特別刮目相看喔。

得到14-16分的人

其實你最不幸,因為你的他往往是追求者眾,身邊總是有些討厭的蒼蠅。只是往往也只有這樣的人才會激起你的征服慾。能言善道的你其實不愁沒話題,不過我會建議你,多充實一些自己本身的內涵喔。很多話題他可能都聽到膩了,唯有你本身具有的實力才會是你勝出的關鍵喔。

source from:http://epaper.pchome.com.tw/archive/last.htm?s_date=old&s_dir=20061207&s_code=0524&s_cat=#c540861

喝優酪乳的甜柿 Friday, Dec 8 2006 

台灣新水果栽培祕技
報導/余國棟、楊明賢 攝影/林影堅

喝優酪長大的甜柿,果然不同凡響。

在台中和平鄉摩天嶺,農人正忙著把一箱箱的優酪乳抬進甜柿園。「那麼好命,現在農夫休息時都喝優酪乳喔!」這個問題惹來一陣哄堂大笑,「少年仔,這些優酪乳不是我們要喝的啦,是要給柿子喝的啦!」

有沒有搞錯?柿子喝優酪乳?

信不信由你,在台灣,不只有喝優酪乳長大的甜柿,還有吃魚精成熟的帝王芭樂、喝奶粉養成的蜜棗……,這些三餐好命的台灣水果,將帶起台灣水果另一波新革命。

« Previous PageNext Page »